环卫服务千亿市场大幕开启
通过搭建发展平台、提供资源保障、做好关心服务,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
这一改革牢牢抓住了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将高校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到了一线课堂,教师思政工作从宏观抽象要求转化成了具体微观的解决方案,找到了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关键枢纽和有效抓手。郭为禄指出,上海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从战略高度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该方案历时一年多,经多次研究讨论并结合工作推进情况不断完善,最终于2018年6月11日经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17年6月,复旦大学获批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二要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此后,复旦大学将推进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作为课程思政首批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力图整体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有机相融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努力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体系。
五门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将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教学,获得了听课师生的一致好评。构建课程育人的质量提升体系。钟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5月28日下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研修班(井冈山)举行时代楷模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他用一生的奉献和担当,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词。钟老师曾说过,在环境越恶劣的地方,生命力会越顽强。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深情回忆了她采访报道钟扬所受到的心灵震撼。
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丹龄主持报告会。钟扬老师的初心是什么?就是想做一名好老师,播种知识的种子,教书育人。
不忘初心的追梦人牢记使命的拼搏者报告会上,作为钟扬相识共事多年的同事挚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用两个关键词教师和西藏来讲述钟扬的一生。16年来,钟老师对西藏人才培养倾注了全部心血,带领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理学博士点,培养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系列空白。播种未来的时代先锋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回顾了钟扬在研究生院任职期间,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研究生院的每一项工作成绩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既有组织上给予的责任和荣誉为伴,也有窦性心律过缓和高血压等疾病相随。
第二次是要把西藏当地的人才培养起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研修班(井冈山)成员100余人认真聆听了报告并进行了学习交流。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钟扬同志不愧为新时代的杰出楷模和优秀长江学者的杰出代表。
他的使命是什么?就是献身教育事业,扎根西部,培养人才,对西部生态文明进行战略布局。报告会采取现场报告与视频报告相结合的形式,钟扬的妻子、同济大学教授张晓艳,钟扬的同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钟扬的学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以及多次采访钟扬的《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分别从不同角度,回忆与钟扬同志相处的点点滴滴,讲述钟扬为了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忘我耕耘、不懈奋斗、播种未来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他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和四有好老师的时代风采。
他强调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该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将继续对标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主动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医院尖端医疗设备、个性化医疗服务、国际水准专家团队等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质子重离子高端医疗服务品牌。
放疗医生与治疗师密切关注着治疗过程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外景一瞥今年5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以下简称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三周岁。同时,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质子重离子治疗流程的软件系统。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与此同时,质子重离子医院放射物理团队结合临床诊疗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旋转治疗床、等中心旋转治疗椅、治疗限束设备等粒子治疗辅助设备。三年来,质子重离子医院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临床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发挥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技术优势,造福广大肿瘤患者。目前,质子重离子医院已收治近40种肿瘤疾病的患者,粒子治疗SOP临床标准规范已拓展至56项,基本覆盖国内肿瘤发病率居前10位的病种。
胸部肿瘤205例,包括肺部肿瘤159例、食道癌10例、其他36例。三年来,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开机率连年稳步提升,维持在96.6%以上的高水平状态,辅助系统开机率每年保持在99.9%水平。
质子重离子医院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质子重离子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疗机构,自2015年5月开业以来,在确保临床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聚焦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及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充分发挥质子重离子(尤其是重离子)放疗对肿瘤的定向爆破优势,在国内粒子治疗发展的快速路上,蹄疾步稳,扎实前行。该平台对全套设备约15000个数据采集点、400多项维保项目、170个核心参数等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支持通过PC端、手机端等多平台进行实时消息传递,实现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的在线管理、处置、统计和分析,打造国内首个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保障的样板。
从这些患者接受质子重离子治疗后至今近4年的随访资料看,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已完全消失。全部患者的中位年龄54岁,65岁至80岁患者占25.5%。
在上海市政府、复旦大学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质子重离子医院联合复旦大学,于2013年启动了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医学物理方向)培养项目。无创、低毒、高效是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三年来,质子重离子医院一直注重治疗质量与服务的双提升。目前,质子重离子医院5+1重点病种收治例数占收治总数的61.8%。
除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人才队伍培养、梯队建设也是质子重离子医院成功运行的关键所在。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运营的这三年,也是国内粒子治疗快速发展的三年,该院患者治疗数先后突破500例(历时19个月)和1000例(历时30个月)大关。
注重研究与创新 多措并举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质子重离子医院临床团队根据临床病例积累的疗效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围绕运动靶区呼吸门控技术应用、不同肿瘤病种治疗剂量给予方法和最佳治疗模式等临床关键问题,联合国内外相关治疗及研究机构开展了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探索建立减少粒子治疗次数、提高重离子治疗比例的中国本土化诊疗方案。该项目结合短时课程教学和长时医院实习轮转,进行了国内高校与医院合作并系统培养应用型医学物理师的首次尝试,这一学科交叉、跨界教育、深度融合的样板,给医学物理师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
加速临床应用 助力我国粒子治疗发展三年来,质子重离子医院收治的1263例患者中,头颈部肿瘤654例,包括鼻咽癌241例、颅内颅底肿瘤161例、腺样囊性癌75例、肉瘤和软骨肉瘤35例、其他142例。重视软硬件建设 打造运营保障和人才培养样板为进一步提升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的运营维护效率,质子重离子医院联合有关高校开发了中国首套针对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即监控系统+管理系统+数据决策+信息模型(BIM)。
在有效性评价方面,除1例患者去年因突发脑血管意外离世外,其他34例患者随访近4年生存率达97.1%,全部临床试验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1.4%。为避免患者特别是外地患者远途就诊的往返奔波,医院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段,开通质子重离子患者诊疗咨询服务平台,累计为5335人次海内外患者提供了免费远程指导及就诊咨询服务,其中64例患者经严格筛选、评价后入院治疗。医院门诊始终施行全预约制就诊,累计接诊患者11857例,坚持每例入院患者接受治疗前必须进行院级多学科综合讨论(MDT),累计开展MDT达1457例。至今,该项目已招收35名学生(4届),今后还将不断地为我国粒子治疗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肿瘤404例,包括前列腺癌124例、肝脏肿瘤45例、胰腺癌51例、宫颈癌32例、胆恶性肿瘤10例、复发直肠癌19例、乳腺癌20例、其他103例。聚焦重点病种 注重临床疗效和服务双提升质子重离子医院结合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突出技术优势,在围绕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对胰腺癌开展重点临床研究(5+1重点病种)。
在1263例患者中,全部采用重离子或采用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的患者有1154例,占91.4%,充分运用和发挥了质子重离子医院拥有国际尖端放疗技术的优势。作为运用质子或重离子射线对肿瘤进行精准照射、杀灭的放疗技术,质子重离子放疗被认为是当今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肿瘤放疗技术。
从2015年至2018年,三年的时间并不长,质子重离子医院始终依照科学、前瞻、坚韧、创新的院训,秉承十年磨一剑的创业精神,严守临床质量和安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上述临床结果和数据令人欣慰。